天元公学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杭州智力运动学校)、余杭区教育局、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第二中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筹建的新型教育集团。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现有钱学森路校区、西站校区、和睦校区三大校区,总占地约460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总数2177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3000个)。学校以教育综合体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拥有十五年长学制,囊括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并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各3处,面向社会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
作为广义教育学的试点学校,天元公学以“探求教育本源,树立学校标杆,践行因材施教,破解大师之问”为办学宗旨,以破解“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公平教育与优质教育、通识教育与特色教育、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分阶段教育与连贯制教育、区域招生与全国招生、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标准化教育与因材施教、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办学宗旨与家长学生期盼”十大矛盾为己任,以“轻负担、高质量、低成本、真均衡”为办学目标,以“政产学研资用”为载体,通过“天元模式”探索教育现代化路径,致力于打造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标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杆学校、OTO教育(数字教育)的标杆学校、教育综合体和EOD模式的标杆学校。
天元公学教育集团内既有公办学校,又有民办学校,涵盖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形成十五年长学制。其中,钱学森路校区为民办学校,以杭州二中的前身私立蕙兰中学的“蕙兰”命名,包括:天元公学·杭州二中教育集团天元蕙兰学校、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幼儿园。西站校区、和睦校区为公办学校,包括:天元公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未来科技城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
天元公学钱学森路校区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占地约150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600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0年9月破空出世、拔地而起。天元公学西站校区位于杭州高铁西站枢纽板块,占地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775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4年9月精彩亮相、正式启用。天元公学和睦校区位于未来科技城核心地段,和睦湿地东岸,占地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802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5年9月应势而生、全面落成。三校区遥相呼应,是城市新中心的教育灯塔,更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改革创新试验田。天元公学在三校区均设置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教育综合体优势,辐射社会,有效整合利用棋、琴、书、画、外文、数学、足球、游泳等资源,面向社会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为城市新中心教学培训提供创新路径,真正让优质教育均衡化。
在天元公学这片教育沃土上,天元学子以好奇心为舟,以创造力为桨,在学术、艺术、科技的星河中交汇碰撞,散发独一无二的光芒。“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便是天元少年的生动侧写。两届中高考频传捷报,首届高三毕业生以717分摘得2023年浙江省高考桂冠;多名学子步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级高等学府;多名美术、音乐学子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录取,外文学子收到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外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首届初三学子以588.5分摘得2023年余杭区中考桂冠。小学部学子在2024年余杭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的期末质量监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成绩印证着天元公学“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奇迹。
在“竞赛立校”的道路上,天元学子已获学科竞赛类国家级荣誉100余人次,1人入选亚洲物理奥林匹克国家队,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4人获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金牌。其中,天元公学初高一体化培养的学子潘昊扬在第24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中斩获金牌,并取得理论第一名,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国家集训队、亚洲物理奥林匹克国家队的高一学生,也是天元公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在特色培养方面,天元公学小学部学子陈知涵荣获2024年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8岁组冠军、首届青少年国际象棋世界杯赛季军。另有学生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象棋校级联赛总决赛团体金奖,首届“励耘南国”教育戏剧节一等奖、最佳原创奖、最佳表演奖,全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0总冠军等国际、国家级荣誉。
天元公学在总结杭州棋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普通教育与特长教育,从“天赋、童子功、勤奋、名师、理解、保障”六大要素出发,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体系,即“兴趣班、预备班、重点班”创新培养机制,以期实现人才的早发现、早选拔、早培养和让每一位学生成才。为满足“多元化、高品质”的教育需求,回答好“钱学森之问”,天元公学将通识教育与特色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超常潜能教育实践,构建“6+2+X”(“棋、琴、书、画、外文、数学”+“足球、游泳”+“无人机等其他特色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向所有的学生展现未来的无限可能。
围绕“6+2+X”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天元公学专门成立以一大批顶尖教育专家组成的天元公学专家委员会,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中国围棋协会原主席、中国棋院原院长王汝南,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院长程朝翔等专家长期指导天元公学改革创新。专家委员会下设数学专家委员会、美术专家委员会、音乐专家委员会、棋艺专家委员会、外文专家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由一大批教育专家学者担任专家委员,为各个方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指导。
天元公学还搭建了杭州爱乐乐团青少年分团·天元乐团、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天元菲尔兹数学奖、天元公学教育戏剧中心、杭州市智力运动青训基地、杭州市校园足球青训基地(校内组建了涵盖幼小初高四学段的共十支足球队)、市级“市队联办”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杭州市青少年游泳队(天元公学)等专业平台,为孩子的特长培养提供大师指导和实训平台。这些平台如同数道星轨,托举起每个孩子的独特光芒。当黄昏降临,天元公学教学楼的玻璃窗折射出万千霞光,教室、琴房、画室、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桎梏,只有对教育本质的永恒追问。
“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学校是天元”“最好的教育在天元”。天元公学遵循广义教育学,特别是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建筑学等原理,打造的“教育综合体+EOD”的模式,实现了“生均建设用地面积减半,生均使用建筑面积翻番”的目标,从而兑现了“财政少支出,政府零负债”的承诺。学校以“教育综合体”的创新型教育形态,将教育内容与教育建筑融合,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更为全面、高效和富有活力的实现方式,全面推动教育实践与发展,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通过打破年龄、领域、校墙的融合生态,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本真。
天元公学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大力实施“名校再造”工程,携手杭州二中、杭州市文澜中学、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各学段学子的茁壮成长,创新实施“两馆一院”工程,在钱学森路校区建设天元世界教育博物馆、天元教育图书馆、天元超常儿童教育研究院,在西站校区建设数字文明博物馆、数字文明图书馆、天元数字文明教育研究院,在和睦校区建设生态文明图书馆、生态文明博物馆、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院,传播教育、数字文明和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环境熏陶。天元公学是全省第一个拥有立体操场的学校,三个校区拥有三座达到国家标准的恒温游泳池、三块FIFA认证人工草坪足球场,确保天元学子“人人会游泳”“人人会足球”;深入打造“天元公园社区”,以天元公学为中心,以15分钟教育生活圈为覆盖范围,彰显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的教育导向型公园社区。
天元公学先后与之江实验室、杭州银行、杭州商旅(运河)集团、地铁万科·未来天空之城、电魂网络、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天元公学,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待琢的璞玉,既有机会成为摘取奥赛金牌的学术先锋,也可以是一战成名的棋艺大师,抑或在足球场上追逐热爱的阳光少年。天元公学用十五年长学制编织的,不是单一的成功模板,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循着天赋轨迹,抵达属于自己的星辰。这或许正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塑造千篇一律的“优秀”,而是守护万千不同的“可能”。
创新的“天元模式”,坚持“EOD”(教育设施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和“教育综合体”的理念,打造以基础教学、社会培训功能为主,兼具文创、商务、旅游、会展、人居等多种功能,是杭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综合体。除了十五年国民教育序列,学校还有效整合利用棋、琴、书、画、戏剧、编程、足球、游泳等教学培训资源,能够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拥有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等教育业态,兼容天元世界教育博物馆、天元教育图书馆、天元超常儿童教育研究院等社会功能,搭建了杭州爱乐乐团青少年分团·天元乐团、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天元菲尔兹数学奖、天元公学教育戏剧中心、杭州市智力运动青训基地、杭州市校园足球青训基地、市级“市队联办”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杭州市青少年游泳队(天元公学)等专业平台,满足周边市民运动、教育、培训、交流需要。